古籍整理与出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部署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2008年启动《义乌丛书》编纂工作。为有计划、高质量地推进《义乌丛书》编纂出版,制定《义乌丛书》编纂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继承优秀文化遗产,荟萃地方文化典籍,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充实义乌文化内涵,提升义乌人文形象,助推文化大市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义乌丛书》编纂工作在编纂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编纂委员会负责审定《义乌丛书》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调配与落实项目经费和各类资源,指导、协调编纂工作的实施。编纂委员会由市级有关领导担任正、副主任,其中1名领导兼任执行副主任,具体联系编纂工作。编纂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委员会(编辑部)。
1、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能为:指导编纂业务,评估有关项目方案和成果,帮助联系、收集孤本、善本。成员由省内外7名以上专家组成,报编纂委员会批复同意后颁发聘书,每三年聘一次。
2、办公室。主要职能为:协调有关事项、审改重要文本、检查督查、评估编纂工作进度与质量等。丛书编纂办公室(以下简称编纂办)主任由市委办主任兼任,市委办、市府办分管副主任兼副主任。
3、工作委员会(义乌丛书编辑部)。主要职能为:提出《义乌丛书》编纂年度实施方案,承担《义乌丛书》部分项目的具体编纂工作,按规定组织《义乌丛书》有关项目的委托、招标、申报、评审及签订协议、中期管理、成果评估等工作。成员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组成。丛书编辑部与市志编辑部、年鉴编辑部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
三、收录范围、原则、结构
1、范围。面向历代义乌籍名人著作、久居义乌的外地作者的优秀著作,以及其它反映、研究义乌的著作,有选择地予以收录。
2、原则。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大家,收录其全部著作,汇编成个人全集;对较重要的名家,收录其主要著作,编成个人专集;选设地方志、谱牒、碑刻、图册、书画、风俗、故事、人物等题材,整理、撰稿、汇编成专题性文(图)集。
3、结构。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编写整理、影印、电子版的义乌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义乌文献题录、义乌方志丛编、义乌文学读物、义乌文化研究、义乌家史丛编、义乌人物汇纂、义乌先贤文存、义乌杂著钩沉、义乌文物集粹、义乌丛书影印等10辑。
四、编纂规划
制订《义乌丛书》近、中、远期规划,采用本地承担、委托合作、向社会招标三种方式,分期、分批、分类实施。做到党委主导、统筹安排、规范有序、各方联手、循序渐进。
(一)近期规划(2008~2010年)
1、本地承担项目:
文化丛书:《义乌风俗文化》(含民俗)、《义乌人与名家交往》、《名人笔下的义乌》、《义乌大事记》、《义乌方志集萃》、《中国历史名镇——佛堂》、《义乌兵与长城》、《义乌旧票证》、《走进义乌》
2、委托合作项目:
(1)文化丛书:《陈望道全集》、《冯雪峰全集》、《吴晗全集》、《王西彦集》、《傅大士全集》、《骆宾王全集》、《宗泽全集》、《喻良能集》、《徐侨集》、《黄■ 全集》、《朱丹溪全集》、《王■全集》、《金涓集》、《倪仁吉集》、《陈熙晋集》、《朱一新集》、《朱一新评传》、《冯雪峰传》、《义乌逸闻遗事》、《名镇·名刹·名居》(多语种)、《义乌墨韵》(多语种)
(2)义乌文献数据库建设
3、招标项目:
《义乌商贸史》、《义乌人性格文化》、《中国古代名刹——双林寺》
4、影印书目
经部: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禹贡说断四卷)(宋傅寅撰)、春秋规过考信九卷(清陈熙晋撰 )、春秋述义拾遗八卷(清陈熙晋撰)
史部:义乌人物记二卷(明金江撰)、婺书八卷婺书别录四卷(明吴之器撰)、南赣督抚奏议五卷阅视三镇议一卷(明吴百朋撰)
(二)中期规划(2011~2015年)
1、本地承担项目:
文化丛书:《义乌简志》、《义乌概览》(多语种)、《义乌古代诗词选粹》、《义乌古代文赋聚珍》、《义乌兵故事》、《义乌婺剧剧作选》、《义乌曲艺选》、《义乌文物藏品汇编》、《义乌历代碑刻汇编》、《义乌著述志》、《义乌地名志》、《中国古代民居——黄山八面厅》、《骆宾王故事》、《宗泽故事》、《朱丹溪故事》、《义乌革命根据地》、《义乌歌谣谚语》
2、委托合作项目:
《王绅王■合集》、《齐山稿》、《义乌人物记》、《义乌兵事记略》、《婺书八卷婺书别录四卷》、《古代方志点校系列》、《族谱村志选刊系列》、《义乌历代碑刻汇编》、《义乌历代图册汇编》、《义乌历代史料汇编》
3、招标项目:
《义乌“三宝”文化》、《义乌建筑文化》(含古桥)、《义乌名士文化》、《义乌宗教文化》、《义乌山水旅游文化》、《义乌园林史》、《义乌医药饮食文化》(含食谱)、《义乌近代医书集成》、《义乌考古》,《骆宾王评传》、《宗泽评传》、《朱丹溪评传》、《黄■评传》、《王■评传》
4、影印书目:
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明王■撰)、(嘉靖)高唐州志七卷(明金江纂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刻本、(道光)仁怀厅直隶志八卷(清陈熙晋纂修)
子部:武备志略五卷(清义乌傅禹撰)、义乌兵事记略一卷(民国黄侗撰)、丹溪著作十五种(元朱震亨撰)、医学正传八卷(明虞天民撰 )、方脉发蒙六卷,(明虞天民撰)、重修革象新书二卷(明王■重修)
(三)远期规划(2016~2020年)
1、本地承担项目:
文化丛书:《义乌民间艺术》、《义乌谱牒录》、《义乌历史人物简传》、《义乌历代名宦传略》、《义乌寓台人物小传》、《义乌武术》、《义乌文保单位聚览》
2、招标项目:
《义乌教育史》、《义乌典籍文化》、《义乌耕织文化》、《义乌军事文化》、《义乌孝文化》、《义乌姓氏文化》(含望族)、《义乌文学史》、《义乌艺术史》、《义乌方志考》、《义乌江溯源》,《吴百朋集》、《傅大士评传》、《徐侨评传》、《倪仁吉评传》、《陈望道评传》、《吴晗评传》、《傅大士故事》
3、影印书目:
日损斋笔记一卷(元黄■撰)、青岩丛录一卷(明王■撰)、华川卮辞一卷(明王■撰)、宁我录一卷(明金世俊撰)、宗贯录一卷(明金世俊撰)、墨经悬解二卷(民国陈无咎撰)、事物考八卷(明傅岩撰)、齐谐记一卷(刘宋无疑撰)、双林傅大士语录四卷(梁傅翕撰)、骆宾王集十卷(唐骆宾王撰)、宗忠简公文集六卷(宋宗泽撰)、香山集二十四卷(宋喻良能撰)、毅斋别录一卷,(宋徐侨撰)、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元黄■撰)、青村遗稿一卷(元金涓撰)、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明王■撰)、继志斋稿二卷(明王绅撰)、聩斋稿一卷(明王■撰)、齐山稿一卷(明王汶撰)、凝香阁诗稿(明倪仁吉撰)、增补六朝诗汇一百十四卷(明王宗圣编)、拙庵丛稿(清朱一新撰)
五、操作程序
(一)确定年度计划
1、定期报批
每年8月,由丛书编辑部向编纂委提交下一年度具体编纂计划,包括编纂的启动项目、续写项目和出版项目的年度目标,以及编纂方式等。年度计划由编纂办和执行副主任审核,报编纂委批复同意后实施。
2、项目变更
总体方案中的规划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如有必要作出调整,应在提交年度计划时,把相关项目的合并、新增、取消及书名调整等情况列出,并说明原因,批复同意后正式予以实施。
3、整合资源
为避免重复浪费,今后部门、镇街和下属单位不得报请财政实施与本方案编纂规划相同或雷同的项目,但可以向编辑部申报承接丛书的项目编纂任务。
部门、镇街及下属单位发起并计划实施的文史类编纂项目,凡由财政拨款的均属《义乌丛书》初选收录范围内。具体由编辑部择优提出收录建议,与项目实施单位衔接后,作为丛书新增项目纳入丛书年度计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正式纳入《义乌丛书》系列后,该项目可由原实施单位承担编纂,仍享有编纂团体或个人的署名权,但书籍的成果评审、付交出版以及经费拨付纳入《义乌丛书》实施程序统一操作。
(二)分类落实编纂任务
1、本地承担项目。具体做法包括:编辑部编纂、本地部门或单位承担编纂、文献影印。对本地部门、单位承担的项目,由丛书编辑部与承接方签订协议书。
2、委托合作项目。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承担为主,如确有需要,也可委托有实力的个人承担。承接方根据要求编制工作方案,经双方协商,明确项目的具体承担人(小组)、整理(研究)计划、完成时间、项目经费、支付办法等,由丛书编辑部与承接方签订协议书。
3、招投标项目。按批准的年度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申报要求投标。具体招投标实施细则另行制订。
(三)慎重付诸出版
1、评审出版。送交出版前,项目成果由编辑部主编办公会议初审,修改后委托专家详细评审(复审),最后由学术委员会和编纂办组织终审工作。
2、出版单位的确定。在对出版单位全面考察比较基础上,按有关要求择优确定实力强、资质高的出版单位。
3、出版版式的确定。丛书版式要风格和谐、品位高雅。编辑部和出版单位提出方案,由编纂办审定,或根据需要上报编纂委有关领导审定。
(四)提供经费保障
1、筹集。编纂、出版经费由市财政全额筹集。
2、支出。实行一年一预算,按项列支;对接受合作委托与中标的单位、个人以及出版单位,由财政按协议书分期拨付相关经费。
(五)加强过程管理
1、报告。丛书编辑部定期向编纂委执行副主任、编纂办报告工作进度,每年向编纂委书面报告年度工作情况。
2、决策。经编辑部提请决策的重要事项,可由编纂办或执行副主任召集有关方面论证、提出意见,报编纂委审定;也可由编纂委主任召开编纂委员会讨论决定。
3、规范。实施中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工作细则,以理顺机制、规范操作,提高编纂质量。
《义乌丛书》分辑细目
第一辑:义乌地方志乘丛编
一、古代方志影印系列
二、古代方志点校系列
三、族谱村志选刊系列
第二辑:义乌先贤遗著丛编
一、先贤遗著影印系列
二、先贤遗著点校系列
《傅大士全集》、《骆宾王全集》、《宗泽全集》、《喻良能集》、《徐侨集》、《黄■全集》、《朱丹溪全集》、《王■全集》、《金涓集》、《王绅王■合集》、《齐山稿》、《义乌人物记》、《婺书八卷婺书别录四卷》、《吴百朋集》、《倪仁吉集》、《陈熙晋集》、《朱一新集》、《义乌兵事记略》、《陈望道全集》、《冯雪峰全集》、《吴晗全集》、《王西彦集》
第三辑:义乌人物传记丛编
一、总传系列
《义乌历史人物简传》、《义乌历代名宦传略》、《义乌寓台人物小传》
二、别传系列(附年谱)
《傅大士评传》、《骆宾王评传》、《宗泽评传》、《徐侨评传》、《朱丹溪评传》、《黄■评传》、《王■评传》、《倪仁吉评传》、《朱一新评传》、《陈望道评传》、《冯雪峰评传》、《吴晗评传》
三、故事系列
《傅大士故事》、《骆宾王故事》、《宗泽故事》、《朱丹溪故事》、《义乌兵故事》
第四辑:义乌部类史志丛编
《义乌简志》、《义乌概览》(多语种)、《义乌大事记》、《义乌教育史》、《义乌文学史》、《义乌艺术史》、《义乌商贸史》、《义乌考古史》、《义乌园林史》、《义乌地名志》、《义乌著述志》、《义乌方志考》、《义乌谱牒录》、《义乌江溯源》
第五辑:义乌区域文化丛编
《义乌孝文化》、《义乌名士文化》、《义乌风俗文化》(含民俗)、《义乌宗教文化》、《义乌军事文化》、《义乌建筑文化》(含古桥)、《义乌耕织文化》、《义乌“三宝”文化》、《义乌医药饮食文化》(含食谱)、《义乌山水旅游文化》、《义乌人性格文化》、《义乌典籍文化》《义乌姓氏文化》(含望族)、《义乌方志集萃》、《名人笔下之义乌》、《义乌人与名家交往》、《义乌古代诗词选粹》、《义乌古代文赋聚珍》、《义乌歌谣谚语》、《义乌民间艺术》、《义乌婺剧剧作选》、《义乌曲艺选》、《义乌逸闻遗事》、《中国历史名镇——佛堂》、《中国古代名刹——双林寺》、《中国古代名居——黄山八面厅》、《名镇·名刹·名居》(多语种)、《义乌墨韵》(多语种)、《义乌革命根据地》、《义乌兵与长城》、《走进义乌》、《义乌旧票证》、《义乌武术》
第六辑:义乌史料文物丛编
《义乌历代史料汇编》、《义乌历代图册汇编》、《义乌历代碑刻汇编》、《义乌文物藏品汇编》、《义乌文保单位聚览》、《义乌近代医书集成》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因工作需要,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重新公布《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主 任:吴蔚荣
第一副主任:何美华
副主任:陈秀仙 潘文锋 骆 亘 王 迎(执行) 刘 峻
委 员:赵国荣(市委办)
毛湘宏(市府办)
傅慧敏(市委办)
张根平(市府办)
金震云(宣传部)
金延风(教育局)
赵健明(财政局)
陈余良(人劳社保局)
骆华勇(发改局)
何文飞(文广新局)
吴潮海(市志编辑部)
编纂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1、学术委员会(聘期三年)
名誉主任:
田 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主任:
安平秋(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张涌泉(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执行主任)
吴 格(《中国古籍总目》副主编、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云路(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卢敦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越文化研究所所长)
冯春生(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
楼含松(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副主任)
2、办公室
由赵国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傅慧敏、张根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3、义乌丛书编辑部
由吴潮海同志兼任主编,施章岳、张金龙、刘俊义同志任副主编。
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