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1.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2.姓。
得姓始祖
伯夷
源出说
一、出自姜姓
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
二、出自魏氏
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三、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当今排序/人口
第40位/约700万
(百家姓排序:第22位)
迁徙传播
秦汉时,吕氏主要在北方迁徙。
西汉末年,吕尚的一支后裔迁居琅琊郡(今山东日照一带);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一支吕氏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一带),当时着名的猛将吕布,便是这支吕氏家族的后裔。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吕姓政治家、思想家,而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
郡望堂号
“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等
遗迹
吕坡遗址
家族名人
吕尚(前1156~前1017)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
吕臣(约公元前235年-前173年)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吕岱(161年-256年)
吕光(338年-399年)
吕蒙
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
吕才
博州清平(今山东省临清)人,唐代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
吕布
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一说山西忻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号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洞宾
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陕西省人,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四方云游,自称回道人。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不韦
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着有《吕氏春秋》。
吕蒙正
河南洛阳人,北宋名臣,太平兴国进士第一。以敢言着称,曾三任宰相,知人善荐。
